據RNEA獲悉,9月10日,禾川科技與眸深智能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聯合打造面向產業場景的機器人解決方案,推進多領域應用示范和商業化落地。同時,雙方將探索大模型在機器人智能規劃、運動控制和人機交互中的深度應用,加速生成式具身大腦驅動的人形機器人迭代與規模化部署。
據悉,眸深智能最新發布的全球首個數字人動作生成模型 Motion GPT3在權威數據集上多項指標達到全球最優性能,而禾川科技布局人形機器人產業鏈涵蓋上游零部件,專注于人形機器人新賽道的核心零組件全棧研發。
【浙江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業簡介】
浙江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88320)是一家成立于2011年11月的高新技術企業,總部位于浙江省龍游經濟開發區親善路5號,專注于工業自動化核心部件及系統集成解決方案的研發、制造與銷售。
公司以伺服系統為核心產品(占營收80%以上),同時布局PLC控制器、變頻器、觸摸屏、視覺系統、編碼器等完整產品線,為智慧工廠提供從控制層、驅動層到執行傳感層的技術支撐。其技術實力體現在擁有326項專利、102項軟件著作權及58個注冊商標,并設立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和市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
產品廣泛應用于光伏、3C電子、鋰電池、機器人、包裝、紡織、物流、激光及CNC等高增長領域,尤其在光伏和鋰電行業曾深度綁定頭部客戶,但近年因光伏產能飽和導致業績承壓,2024年前三季度虧損8063萬元。
面對挑戰,公司積極拓展傳統行業解決方案,并跨界布局人形機器人賽道——與浙江工業大學聯合推出自研率超90%的YOLO-01人形機器人本體,涵蓋空心杯電機、無框力矩電機等核心部件。
創始人王項彬(持股19.34%)帶領約700人團隊,通過持續研發投入與產品迭代(如新增導軌絲桿、工業電機項目),鞏固國產自動化一線品牌地位,致力于成為"最具價值的工業自動化核心部件及方案提供商"。
【上海眸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企業簡介】
上海眸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由復旦大學資深教授、國際大廠首席科學家與連續成功創業者聯合創辦的前沿科技企業,作為全球首個聚焦“生成式通用具身大腦”的創新主體,其核心團隊在具身智能領域實現了全鏈路技術突破。
自主研發了全球首個生成式人體運動控制大模型MotionGPT系列(發表于NeurIPS 2023)、首創三維感知與決策一體化模型LL3DA(獲ICCV 2023三維目標識別冠軍),并開發出針對多模態大模型的輕量化動態對齊框架MADTP(發表于CVPR 2024),顯著提升模型運行效率與魯棒性。
公司以“運動控制-決策建模-平臺部署”為核心能力,推動具身智能從技術概念走向產業落地,已與小米、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中心、英偉達等頭部企業建立合作,在光華一號機器人、宇樹G1等實體及汽車配件領域實現技術集成。
其突破性成果“具身大模型輕量化范式”更斬獲IJCAI 2025杰出論文獎,成為該領域首篇獲頂會認可的研究,奠定全球技術領先地位。企業注冊于上海市楊浦區,經營范圍覆蓋人工智能軟件開發、物聯網技術服務、大數據處理及軟硬件協同系統設計,致力于通過底層架構創新加速通用機器人智能化進程,重塑人機交互未來。


浙江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88320)是一家成立于2011年11月的高新技術企業,總部位于浙江省龍游經濟開發區親善路5號,專注于工業自動化核心部件及系統集成解決方案的研發、制造與銷售。
公司以伺服系統為核心產品(占營收80%以上),同時布局PLC控制器、變頻器、觸摸屏、視覺系統、編碼器等完整產品線,為智慧工廠提供從控制層、驅動層到執行傳感層的技術支撐。其技術實力體現在擁有326項專利、102項軟件著作權及58個注冊商標,并設立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和市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
產品廣泛應用于光伏、3C電子、鋰電池、機器人、包裝、紡織、物流、激光及CNC等高增長領域,尤其在光伏和鋰電行業曾深度綁定頭部客戶,但近年因光伏產能飽和導致業績承壓,2024年前三季度虧損8063萬元。
面對挑戰,公司積極拓展傳統行業解決方案,并跨界布局人形機器人賽道——與浙江工業大學聯合推出自研率超90%的YOLO-01人形機器人本體,涵蓋空心杯電機、無框力矩電機等核心部件。
創始人王項彬(持股19.34%)帶領約700人團隊,通過持續研發投入與產品迭代(如新增導軌絲桿、工業電機項目),鞏固國產自動化一線品牌地位,致力于成為"最具價值的工業自動化核心部件及方案提供商"。
【上海眸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企業簡介】
上海眸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由復旦大學資深教授、國際大廠首席科學家與連續成功創業者聯合創辦的前沿科技企業,作為全球首個聚焦“生成式通用具身大腦”的創新主體,其核心團隊在具身智能領域實現了全鏈路技術突破。
自主研發了全球首個生成式人體運動控制大模型MotionGPT系列(發表于NeurIPS 2023)、首創三維感知與決策一體化模型LL3DA(獲ICCV 2023三維目標識別冠軍),并開發出針對多模態大模型的輕量化動態對齊框架MADTP(發表于CVPR 2024),顯著提升模型運行效率與魯棒性。
公司以“運動控制-決策建模-平臺部署”為核心能力,推動具身智能從技術概念走向產業落地,已與小米、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中心、英偉達等頭部企業建立合作,在光華一號機器人、宇樹G1等實體及汽車配件領域實現技術集成。
其突破性成果“具身大模型輕量化范式”更斬獲IJCAI 2025杰出論文獎,成為該領域首篇獲頂會認可的研究,奠定全球技術領先地位。企業注冊于上海市楊浦區,經營范圍覆蓋人工智能軟件開發、物聯網技術服務、大數據處理及軟硬件協同系統設計,致力于通過底層架構創新加速通用機器人智能化進程,重塑人機交互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