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工業(yè):風電齒輪箱行業(yè)領頭羊
坐落在江北郭家沱長江畔的重慶望江工業(yè)公司,作為一家具有80多年歷史的軍工企業(yè),在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轉型浪潮下,走過了從全市聞名到沉寂埋名,再到等待揚名的發(fā)展歷程。
望江摩托車、峽江熱水器……這些塵封的品牌,曾是“老重慶”記憶中深刻的印記,它們也是望江公司從生產軍工產品轉為民用產品的代表作。
2006年,當此前生產的民用產品逐一陷入銷售低迷時,望江公司瞄準了新能源開發(fā)領域,研發(fā)風電齒輪箱。
揚長避短,望江投身風電產業(yè)
進入風電產業(yè)領域,并非望江公司一時心血來潮。
望江工業(yè)公司總經理李光福說,以前望江所生產的民用產品,其生產制造流程與軍工企業(yè)的生產設備并不完全契合。而新能源產業(yè)作為國家扶持的一項重要產業(yè),符合未來能源發(fā)展趨勢,特別是風電產業(yè)所需的配套設備,與望江過去從事的軍品生產設備更為接近,從技術到管理都能夠更好地結合。(下轉5版)
另一方面,風電產品生命周期長,制造技術難度大、可靠性要求高,國企在這方面有突出的技術優(yōu)勢。
進入風電產業(yè)領域的企業(yè),一般有三種途徑,即:沿襲傳統的產品設計;購買國外產品進行工藝復制;聯合國外設計機構進行產品自主研發(fā)。
其中第一、二種途徑的生產周期短,技術含量低,市場淘汰率高。第三種途徑生產周期長、研發(fā)風險大,不過一旦成功將有不錯的市場前景。
斟酌之下,望江公司選擇了最難的、也是前景最光明的第三種途徑。
取經英國,成功“挖”到高端人才
要生產國際一流的風電產品,離不開國際一流的技術人員。投身風電產業(yè)后,望江公司通過與世界知名的齒輪傳動設計公司英國Romax建立合作關系,先后從公司內部篩選出18名技術骨干前往英國接受培訓。
望江公司民品研發(fā)中心主任馬飛說,英方企業(yè)出于自身考慮,在教授技術時難免會有所保留,這就需要望江學員學會“偷師”,盡可能將對方所傳授的知識掌握透徹。如今望江公司已擁有獨立的風電齒輪箱研發(fā)團隊,具備自主研發(fā)制造能力,研發(fā)水平與歐洲公司相當。
目前作為望江研發(fā)團隊領軍者的宋永樂博士,是國家“千人計劃”中風電齒輪箱領域惟一一人。身為英國機械工程師院院士的他,在國際風電齒輪箱設計行業(yè)中,曾指導過超過14個兆瓦的風電齒輪箱設計,在業(yè)內頗有名氣。在望江公司熱情邀約下,宋永樂決定從英方企業(yè)“過檔”,牽頭進行風電齒輪箱研發(fā)生產。
宋永樂說,前來望江效力,最為看重的是中國企業(yè)的工作節(jié)奏和效率。因為在英國成功研發(fā)一個項目通常需要兩年,而在中國只需8個月。另外,從長遠看,在同等技術水平和質量條件下,性價比更高的中國風電齒輪箱一旦出口后,將對國外同行業(yè)造成極大沖擊,前景更值得看好。他有信心將“望江造”風電齒輪箱做到國內同行業(yè)最好。
四項第一,瞄準國際國內市場
經過兩年蟄伏,望江公司在2008年正式進軍風電產業(yè),投入3.7億元進行生產線、裝備加工線建設,成為當年國內提供風電樣機最多的風電企業(yè)。目前,望江公司正雄心勃勃準備進軍國內國際兩個市場。
近年來,望江公司先后研發(fā)出1.5兆瓦到3兆瓦系列共15個型號的風電齒輪箱產品,通過了世界權威認證機構德國勞氏船級社GL認證,獲得進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如今,望江公司研發(fā)生產的風電齒輪箱達到國內同行業(yè)“四項第一”:國內第一款通過GL認證的風電齒輪箱產品;通過GL認證最多的風電齒輪箱制造企業(yè);首家采用四行星輪加柔性銷軸傳動技術的企業(yè);首家根據用戶提出的瞬變載荷成功進行臺架試驗的企業(yè)。
在望江公司高級顧問田錫豐看來,瞬變載荷臺架試驗的成功,是望江風電齒輪箱“畢其功于一役”的一個里程碑。2010年,作為望江公司的風電產品客戶,保定天威集團提出,要望江公司進行證明其風電齒輪箱能夠經受風場風力時大時小變化的測試。以往該測試都是由計算機模擬完成,而現在卻要在臺架的真實環(huán)境下試驗,難度可想而知。最終,“望江造”風電齒輪箱通過了由0級風力頃刻轉為50年一遇極大風力的極端環(huán)境考驗,成為直供天威集團的免檢產品。
如今,“望江造”風電齒輪箱設計制造水平與歐洲同類產品相當,但價格卻低20%到30%。“十二五”期間,望江公司將形成1.5兆瓦以上、多品種譜系風電齒輪箱3000臺的產能,產品面向國際國內市場,成為國內風電齒輪箱行業(yè)領頭羊。